目前,核酸檢測主要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當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迴圈閾值(Ct值)為0時,通常表示該檢測結果為陽性,即被確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此時,新型冠狀病毒已經存在於體內。另一方面,當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Ct值大於等於35(採用熒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為40)時,代表該檢測為陰性,這是根據N基因和ORF基因的Ct值來判斷的。Ct值越低,說明病毒在樣本中的含量越多,檢測難度也越小。
儘管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是確診的首要標準,但仍需綜合考慮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以及實驗室檢查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確診。對於尚未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人群,可以透過檢測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抗體作為診斷參考。而對於已經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或過去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的人群,抗體檢測原則上不作為診斷依據。對於尚未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後,新型冠狀病毒特異性的IgM和IgG抗體均會呈陽性。
為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建議保持良好的個人和環境衛生,保證均衡的營養、適量的運動和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疲勞。要提高健康素養,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離,勤洗手,戴口罩,並採取公筷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當打噴嚏或咳嗽時,應該用手或紙巾遮住口鼻,並保持室內通風良好,科學地做好個人防護。如果出現咽痛、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或者發熱,應主動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