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通常是指體溫升高,而持續出汗和發燒可能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肺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和布魯氏菌病等引起的。建議患者儘快到普通內科就診,明確病因後進行相應治療。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一旦進入體內迅速繁殖,引發上呼吸道黏膜炎症反應,刺激炎症導致發熱。為了散熱,機體會出現持續出汗的情況,進而出現持續出汗和發燒。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顆粒、感冒靈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
2、肺結核:
肺結核常由分枝桿菌感染肺部引起,分枝桿菌迅速繁殖並引發肺部炎症變化。炎症刺激下,患者會出現午後低熱、盜汗等症狀,進而導致持續出汗和發燒。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利福平膠囊、異煙肼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3、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患者會導致甲狀腺激素過多產生,從而引起身體新陳代謝亢進和神經興奮性增高。這會導致持續出汗和發燒的症狀,患者還可能伴隨著急躁易怒、消瘦、心慌等症狀。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巰咪唑片等抗甲狀腺藥物進行治療。
4、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通常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布魯氏菌進入體內後,透過淋巴液傳播至淋巴結,並快速增殖於細胞內,引發菌血癥,導致患者反覆高熱伴大量盜汗的症狀,體溫可達39℃以上。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鹽酸多西環素注射劑、硫酸鏈黴素注射劑等抗生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