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時懷疑自己罹患了腸癌的人應儘早去醫院進行詳細檢查。醫生可以透過影像學檢查確定腸內是否存在新生物,並在需要時進行腸鏡活檢以明確病變的性質。同時,根據自身的症狀,醫生會明確診斷。不要經常過度懷疑,這隻會給自己帶來心理負擔。
一、症狀:
1. 排便改變:
常見的排便改變包括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祕、膿液或黏液便、糞便中帶血等。腫瘤生長的位置不同,也可以表現為黑便、血便、便上有血等症狀,這些往往是早期的表現。
2. 腹痛:
常常是一種不確定位置的持續性隱痛,或者只是腹部不適或腹脹的感覺。如果出現腸梗阻,則腹痛會加重或變成陣發性的絞痛。
3. 腹部腫塊:
這通常是由腫瘤本身引起的,有時也可能是梗阻近側腸腔內的積糞所致。體型消瘦的患者可以在面板處觸控到腫塊,腫塊通常是堅硬的結節狀。如果是橫結腸和乙狀結腸癌,腫塊可能會有一定的活動性,如果癌腫穿透併發生感染,腫塊就會固定,並且還可能會有明顯的壓痛。
4. 其他症狀:
由於慢性失血,患者可能表現出貧血的樣子,包括面色蒼白、消瘦、乏力,還可能伴有低熱等症狀。
二、治療:
如果確診為腸癌,就需要進行治療。對於早期患者,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其中腹腔鏡微創手術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對於低位直腸癌,可以考慮術前進行新輔助化療,並結合放療,以縮小腫瘤、降低分期、提高保肛率和手術切除率,降低區域性複發率。在藥物治療方面,常用的藥物包括奧沙利鉑、伊立替康、貝伐珠單抗和西妥昔單抗等。當腫瘤達到手術標準時,可以進行根治性腸切除手術和周圍淋巴清掃術,術後再透過放化療選擇性地殺滅癌細胞,從而改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此外,如果經過檢查並結合症狀確認沒有腸癌發生,建議患者放鬆心情,避免過度擔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清淡、規律的飲食,以新鮮的蔬菜、豆類、蛋類和奶類為主,減少油炸、醃製等加工食品的攝入。戒菸戒酒對身體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