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正常口腔溫度範圍為36.3-37.2℃,37.3-38℃為低熱。所以,如果體溫持續在38度以下,一般不需要服用退燒藥。低熱的溫度範圍屬於38℃以下,此時建議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並密切監測體溫。
當機體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時,會引發發熱反應,這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對於體溫持續在38℃以下的患者來說,一夜低熱不會對身體狀況產生影響。建議及時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用溫水擦拭額頭、脖子、腋窩等散熱部位,幫助體溫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同時,也可以使用退熱貼來降低體表溫度,促進熱量散發。在降溫的同時,患者應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
通常不建議在體溫達到38℃時服用退燒藥,因為這可能會迅速降低體溫,影響醫生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只有在物理降溫無效、夜間體溫持續上升至38.5℃時,建議患者前往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並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燒藥。常用的退熱藥物包括對乙醯氨基酚片、布洛芬緩釋膠囊等。
發熱會增加身體能量消耗,並且可能導致食慾不佳。因此,除了多喝白開水之外,還應注意飲食清淡、易消化,例如蘋果、蔬菜湯、大米粥、牛奶等,為機體提供能量。在恢復期間,宜少食多餐,多休息,有利於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