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的印第安紋通常會自行消失。由於嬰兒的年齡較小,產生的印第安紋會隨著孩子生長而消失。然而,如果寶寶的印第安紋比較嚴重,建議家長儘快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印第安紋是由於人體顴骨韌帶及周圍肌肉鬆弛而產生的皺紋,通常出現在眼瞼下方,與淚溝相似,容易讓人誤解。該皺紋表現為明顯凹陷或斜線狀皺紋。嬰兒出現印第安紋大多是因為具有嬰兒肥且生長髮育尚不成熟,導致眼瞼下方的筋膜相對鬆弛。在嬰兒哭鬧或大笑時,印第安紋會出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長髮育的成熟,嬰兒肥也會消失,印第安紋也會逐漸消退,家長無需過度擔心。
若嬰兒年齡增長後,印第安紋仍然嚴重,建議家長先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診斷,並在孩子長大後,在醫生的指導下嘗試注射肉毒素、玻尿酸或自體脂肪填充等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