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偏高可能是由過敏性疾病、腸道寄生蟲疾病、血液疾病、面板病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對此,不需要過於擔心,可以透過積極治療來緩解症狀。
1、過敏性疾病:包括支氣管哮喘、藥物或食物過敏、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等。例如,血清病通常在初次大量注射抗毒素後1-2周發生,產生的大量免疫複合物引起過敏反應,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
2、腸道寄生蟲疾病:包括血吸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例如,血吸蟲病感染過程中,血吸蟲釋放抗原誘發免疫反應,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治療方法包括選擇吡喹酮等藥物進行驅蟲治療。
3、血液疾病:包括慢性髓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等。這些疾病會引起全身免疫反應,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或放療。例如,對於霍奇金淋巴瘤,可以選擇多柔比星、長春鹼進行分層化療。
4、面板病:包括溼疹、特應性皮炎、大皰性類天皰瘡等。這些疾病通常由內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遲髮型超敏反應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加。治療方法包括積極尋找病因、避免各種刺激和過敏食物,並使用皮質類固醇等藥物進行治療。
5、其他疾病:嗜酸性粒細胞直接計數偏高也可見於猩紅熱、肺癌、風溼性關節炎、急性過敏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例如,風溼性關節炎由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免疫反應使嗜酸性粒細胞聚集。治療方法包括積極治療原發病,例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並使用苄星青黴素等抗生素治療鏈球菌感染,根據情況進行抗風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