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其行為方式偏離正常且相對固定,與遺傳、大腦或神經發育不成熟、神經遞質異常以及創傷經歷等因素存在關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多種症狀,其中包括缺乏正能量、情緒敏感、情緒易失控、精神脆弱、易衝動、自我認知混亂、人際關係不穩定以及社會功能性下降等等。
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後,患者容易陷入焦慮、抑鬱或憤怒等負面情緒中,缺乏正能量的表現比較顯著。此外,還存在著被拋棄的恐懼,害怕孤獨,一旦面對分離、被拒絕或失去支援等情況,就會表現出過度消沉的症狀。另外,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對自己情緒的控制較差,容易出現情緒波動較大的情況,無論是傷感、憤怒、大笑還是痛哭,都屬於常見的表現之一。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還表現出精神脆弱的特點,缺乏自信心並伴有持續性的空虛感,對精神和生活上的壓力容易感到不適,因此經常處於一種焦慮狀態。此外,容易做出衝動行為,不計後果,包括暴力攻擊、自傷、自殺、酗酒、揮霍以及藥物濫用等。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自我認知也較為混亂,對自己的喜好和形象認知模糊不清。
在人際關係中,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處理能力較差,難以與同事和親人保持良好的關係。有時可能表現得特別親密,有時又會極度疏遠,無法保持穩定的交往狀態。此外,社會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學習和工作能力較差,常常無法完成任務,無法進行正常的團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