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是一種負壓封閉引流術,由德國ULM大學的Fleischman博士在1992年首創,並在近幾年逐漸在國內興起。VSD主要由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鹽泡沫和半透性貼上膜組成。在覆蓋和封閉傷口後,透過負壓吸引可以實現以下效果:
1. 可及時封閉傷口,將開放性傷口變為閉合性傷口。
2. 負壓吸引可以及時清除受損組織產生的毒性分解產物,減少機體對毒物的再吸收。
3. 有效防止病菌感染。
4. 全方位的負壓作用可以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刺激和加速肉芽組織的生長。
5. 可以隨時進行徹底的抗生素沖洗。
6. 無需頻繁更換敷料,減少患者的痛苦。
7. 對植皮區具有保護作用。
因此,相比傳統治療方法,VSD在處理各種開放性感染性創面、組織缺損、燒傷、褥瘡、潰瘍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例如,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85歲女性患者因髖部骨折臥床,導致骶尾部出現褥瘡。該患者的褥瘡面積達到10x15cm,深達骨面,有大量膿性分泌物,經細菌培養髮現為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經過進行褥瘡切除VSD封閉引流術後,創面出現了明顯的肉芽生長,變得新鮮。隨後再次進行VSD封閉引流治療後,創面的肉芽生長明顯更好,並且傷口新鮮。
數天后,進行了遊離皮片植皮,但由於未使用VSD,導致滲出較多,部分皮片浮起失活。經過更換敷料後,創面逐漸消除。相對於皮瓣移植術,應用VSD技術治療褥瘡風險較小,因為皮瓣移植失敗可能導致原有傷口未癒合,同時還會增加供皮區的創面。然而,VSD的操作時間較長,而且需要較長的住院時間。此外,VSD的價格較高,一片10x15cm的VSD售價為3100元,對於褥瘡患者可能需要使用3至4次,僅購買VSD就需花費上萬元。希望未來能降低VSD的價格,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