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常規檢查:可以觀察到白蛋白水平下降,白細胞、血尿素氮、肌酐、血清轉鐵蛋白水平升高,以及糞便菌群失調和糞便白細胞等異常表現。
2、影像學檢查:腹部X線片顯示麻痺性腸梗阻和“拇指印”徵象,CT掃描顯示艱難梭菌引起的腹瀉患者結腸壁變厚。
3、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見到結腸特徵性的變化。即散在分佈的黃色或白色橢圓斑塊,邊界清晰,並與黏膜牢固粘連,沖洗時不易脫落。斑塊中央出現點狀的灰白色或棕褐色偽膜,周圍常伴有紅暈。病變區域的黏膜通常沒有明顯的炎症反應,嚴重時可能融合成片或形成管狀。
4、病原學檢查:如糞便常規檢查、糞便培養,觀察糞便的外形、量、稠度,以及有無食物殘渣、黏液、膿血等。不同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可表現為稀水樣便、洗肉水樣便、膿血便、血便、黏液便等不同特點,確診需要透過分離培養病原菌進行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