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被醫生確認患有胃炎,除了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外,日常飲食也需要特別注意。今天我給簡單介紹一下。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生薑等。這些食物會損傷胃黏膜,因此日常應少量食用,但並不是完全不能吃,只要控制好食用量即可。
2、禁止食用堅硬的食物。吃飯時應細嚼慢嚥,避免狼吞虎嚥,尤其是那些堅硬的食物,以免增加胃部壓力,損傷胃黏膜,導致炎症。
3、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糯米等。這些食物會在胃中停留較長時間,增加胃部壓力和感染機會。
4、長期精神緊張是禁忌的,它會透過大腦皮層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導致胃粘膜血管收縮,胃功能紊亂,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進而引發胃炎,嚴重時甚至導致潰瘍的發生。
5、過度勞累也是禁忌的,它會透過神經激素調節導致胃部供血不足,從而引發胃炎。
6、飢飽不均也要避免。在飢餓時,胃內空空,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很容易傷害胃壁,導致急性或慢性胃炎或潰瘍的發生。暴飲暴食會使胃壁過度擴張,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過長,這也容易造成急性或慢性胃炎或潰瘍,甚至發生急性胃擴張和胃穿孔。
7、酗酒是絕對要禁止的,酒精會直接化學損傷胃粘膜,嚴重時甚至會引發糜爛出血。
8、吸菸也是禁忌的,它會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縮,使胃粘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減少,從而損傷胃粘膜。吸菸還會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成為胃炎發生的誘因。
9、禁止飲用濃茶和咖啡,因為它們會透過神經反射作用,使胃粘膜充血、分泌功能失調、破壞粘膜屏障,從而促成胃炎的發生。
10、睡前進食是禁忌的,長期睡前進食不僅會影響睡眠,還會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引發潰瘍。
11、濫用藥物也要避免,許多日常使用的藥物都會損傷胃黏膜,比如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類藥物如強的松、地塞米松,抗生素如紅黴素等。因此,在使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嚴格按醫生的指示使用,以免對胃造成傷害。
總之,胃炎並不可怕,只要堅持規範的生活方式干預,並進行必要的藥物治療,一定能夠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