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器具的誤用或急忙使用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傷害,使血液從體表傷口流出,引起外出血。當物體撞擊或擠壓身體時,會損傷深層組織和內臟,導致血液流入組織或體腔內,形成內出血。動脈出血表現為噴射狀的搏動性鮮紅色血液流出,而靜脈出血則呈暗紅色的持續外溢。
一、加壓包紮止血:
可以用消毒紗布、乾淨的毛巾或布塊疊成略大於傷口的墊,蓋住傷口,然後用繃帶或布帶緊緊綁紮。但是當懷疑有骨折或者傷口中有異物時,不適合使用這種方法。
二、指壓止血:
根據動脈的走向,在出血傷口近心端的位置,用手指壓住動脈,可以臨時止血。這種方法常用於頭部、頸部和四肢動脈出血,但在頸部按壓時要注意不要影響呼吸。
三、止血帶止血:
用橡皮或布條纏繞並繫緊於傷口上方肌肉較多的部位。鬆緊程度應當使手無法觸及到遠端動脈搏動,同時傷口止血。過鬆的止血帶沒有止血作用,而過緊則會影響血液迴圈,損傷神經,導致肢體壞死。要在醒目的地方記錄止血帶的使用時間,超過兩個小時的情況下,每隔一箇小時鬆開止血帶1至3分鐘,改為指壓止血。這種方法適用於四肢大動脈出血無法使用加壓止血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