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以下條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使用干擾素治療時,療效較好:
1. 治療前丙氨酸轉氨酶(ALT)和/或天冬氨酸轉氨酶(AST)水平較高。這一條件非常重要,因為通常情況下,血清轉氨酶水平與干擾素的療效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治療前轉氨酶水平正常,干擾素往往無效或療效較差。相反,如果治療前轉氨酶水平較高,療效通常較好。
2. 病毒載量較低,即HBVDNA < 2×108複製/ml。
3. 性別為女性。
4. 病程較短。
5. 非母嬰傳播。
6. 肝組織炎症壞死較重,纖維化程度較輕(需進行肝活檢才能確定,但大多數患者不接受該檢查,此項僅供參考)。
7. 對治療的依從性良好。
8. 無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合併感染。
9. HBV基因為A型(目前大部分醫院尚無能力進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檢測)。
10. 治療應答較佳,即在治療12或24周時,血清中無法檢測到HBVDNA。其中,治療前ALT(和/或AST)、HBVDNA水平和HBV基因型是預測療效的重要因素。
實際上,目前大多數醫院還無法進行HBV基因型檢測,因此前兩項條件最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