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是一種臨床症狀,指的是面板下出血的情況。醫學上並沒有“出血性紫癜”這個具體的疾病名稱,通常包括過敏性紫癜、血管內壓力增多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病等不同型別的紫癜,它們都會表現為皮下出血的症狀。患者一旦發現自己出現紫癜,應立即就醫以明確紫癜的型別。
紫癜通常表現為面板下的紅色斑片,邊緣清晰,按壓時不會褪色。絕大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的感覺,只是發現面板出現紅斑,沒有疼痛或瘙癢的症狀。
1、過敏性紫癜:
患者可能會出現關節或腹部等部位的疼痛。這是由於關節或腹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管內的成分溢位,引起疼痛症狀。通常兒童更容易出現過敏性紫癜,當哭鬧、喊叫或處於緊張狀態時,面部會出現皮下出血。
2、血管內壓力增多性紫癜:
多見於面部和上肢,瘀斑通常呈針尖大小,有時會呈群集或散在分佈。可能會伴隨面部和上肢的腫脹,面板上有許多紫色小點,數天后才會消退。
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指面板內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導致自發性皮下出血癥狀。面板和黏膜會出現自發性出血,通常呈針尖樣的皮內或皮下出血點。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結膜下和視網膜出血,並可能伴有發燒。
4、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病:
類似於紫癜的表現,主要表現為小腿、股部和下腹部出現散在、表面光滑、圓形或多角形的丘疹。通常對稱地發生,受長時間站立等因素造成的皮下出血所致。面板表面可能會出現紅點或擴張的毛細血管,有時會有鱗屑,邊緣可能模糊不清。
對於紫癜的治療,首先需要根據病因進行判斷和分類,從而進行鍼對性的治療。如果是過敏性紫癜,一定要尋找過敏原,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對於血管內壓力增多性紫癜,一般可以自愈,在壓力消除後幾天內可以消退。對於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病,通常需要患者避免長時間站立,並在必要時口服改善血液迴圈的藥物,如邁之靈片、馬慄種子提取物片等,以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