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若出現發熱症狀,會對心率產生一定影響,進而引發心跳加速的症狀。一般而言,體溫每升高1℃,心率平均會增加12-18次/分,這種現象與心臟的功能密切相關。心臟是人體內的輸血泵,透過其收縮和舒張將血液運輸到全身,向細胞供應氧氣和營養物質,並帶走細胞代謝產物。
當體內代謝加速時,所需營養和氧氣增多,同時產生的代謝廢物也會增多,這便導致心跳增快。發熱時,由於體溫升高代謝加速,心跳也隨之加快。如果發熱時體溫升高,應根據病因及時接受治療。當體溫超過38.5℃時,應遵醫囑口服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進行退熱治療。若體溫在37.3℃-38.5℃之間,可透過多喝水,用冷水擦拭額頭、腋窩、大腿根等豐富血管的部位進行物理降溫,體溫降下後心率自然會逐漸下降。
在患者出現心跳加快的情況下,務必積極臥床休息,避免進行劇烈體力勞動,以免加重心臟不適。適當調整生活方式,有助於有效緩解感冒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