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是指寶寶腸道黏膜損傷導致的一種情況,表現為滲出或滲血。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腸道過敏引起的。主要症狀包括大便帶有血絲或血塊,大便顏色較紅,可能出現咖啡色或暗紅色的血便等。如果出血量較少,則大便呈黃色;如果出血量較多,則大便可能呈紅色。
引起寶寶腸炎的原因較多,如細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以及過敏等。不同的原因需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但都需要進行補液。因為腸炎會導致寶寶大便次數增多,容易出現脫水症狀,所以需要適量補充液體。可以考慮補充電解質,如鈉、氯和鉀等。
對於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例如頭孢克肟。而對於由病毒感染或過敏引起的腸炎,需要口服腸道益生菌來調整腸道菌群失衡。此外,對於由過敏引起的腸炎,需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例如牛奶引起的過敏需要更換牛奶,選擇深度水解的或氨基酸型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