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膝關節疼痛的物理療法非常常見。這些物理因子包括聲、光、電、冷、熱甚至蠟療和水療等,透過調節人體的神經、內分泌、體液和免疫系統等,具有預防、保健和治療的作用。
對於膝關節疼痛的原因,需要瞭解其病因。如果是急性疼痛,採用物理療法時就需要避免刺激加劇。例如,如果疼痛伴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炎症表現,就要避免使用溫度較高的物理治療方式,比如紅光、紅外線和磁療等。而溫度不太高的物理療法,如超短波、低頻和中頻等,是適用的選擇。當炎症較厲害時,外用消腫藥物時也要注意水溫不能過高,這是在進行物理療法時要注意的事項。當然,對於明顯的退化性慢性疼痛,採取物理療法時,適應症相對寬泛。
因此,在炎症反應明顯的時候,要避免過度刺激,以防炎症加重。一般情況下,在炎症期明顯時應避免進行手法按摩。物理療法本身具有消炎、鎮痛、抗菌、減少粘連和促進癒合等多種作用,但一定要合理選擇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