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骨折通常是由高能量損傷引起的,並且相對來說是一種嚴重的損傷。對於無移位的骨折,大約在2周左右骨折穩定後,患者可以在床上坐起,並在4-6周左右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站立和使用雙柺下床活動,但患肢只能承受少量或無重量負荷。
大多數移位的髖臼骨折經手術治療後,一般在術後當天疼痛減輕後,可以在床上採取半臥位或坐起。大部分病人在術後4-6周左右,在醫護人員的指導和家人的幫助和看護下,可以開始漸進地練習下床站立和使用雙柺。然而,一般而言,患肢不允許負重,負重鍛鍊最好在術後6-8周開始,並根據醫生的要求具體進行。但如果病人同時患有雙下肢骨折,或者上肢骨折影響了柺杖和助行器的使用,或者出現了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或者骨質疏鬆、骨折嚴重粉碎,有股骨頭或股骨頸骨折,以及身體狀況不佳,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影響病情和康復鍛鍊的因素,對這些情況需要特別考慮。
請牢記,由於每個病人和每個骨折都可能有與眾不同的情況,並且都有其個體差異,因此具體的康復鍛鍊程序一定要在最瞭解病情的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絕不能刻意抓緊時間,或者根據自己的感覺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