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的使用壽命主要取決於電池容量的大小。一般而言,起搏器的壽命為8-10年,但也有一些大電池型號能夠使用15年。然而,具體的使用壽命取決於日常具體的使用情況。在植入起搏器後,醫生通常強調在一箇月或三個月時進行複查,以評估起搏器的引數。因為剛植入的起搏器在區域性會引起炎症反應,導致電阻增大,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醫生會將起搏器設定為較耗電的工作模式。在1-3個月時,炎症反應完全癒合,電子穩定了,醫生會調整起搏器的引數,使其工作在最省電的模式,從而延長起搏器的使用時間。
目前,起搏器的設定有頻率依賴模式和睡眠模式。在睡覺時,起搏器會自動調慢心率,調整起搏頻率至50次/分或45次/分,以節省電量。而在白天活動時,起搏器會自動調快心率,將起搏頻率調至60次/分、70次/分甚至80次/分,以更好地適應活動。因此,起搏器的使用壽命一般與及時隨訪密切相關。在起搏器植入之前的1-2次隨訪中,會調整起搏器的工作模式以節省電量。而在後期使用過程中,會加強隨訪,觀察起搏器的電量還能支援多長時間,並及時更換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