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結石通常無法透過自然手段從膽囊自行引流。以前的先期治療方法包括碎石和溶石藥物,然後再透過排石來處理,但這已經不再是主流治療方法。從膽囊的結構來看,它是一箇袋狀結構,超聲發現的陽性結石一般要大於3mm,而膽囊管的直徑在2-5mm之間,並且處於收縮狀態,只有在排出膽汁時才會舒張,舒張時的直徑不會超過5mm,所以此時如果有大的結石透過是相當困難的。
可以嘗試使用溶石藥物或鐳射碎石來排出膽囊結石,但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例如,當結石進入膽管併到達膽管下段十二指腸乳頭時,可能會引起嵌頓,從而導致膽源性胰腺炎,對患者造成嚴重後果;或者結石卡在狹窄部位時可能會引起黃疸,導致肝功能變化和膽道梗阻的病理變化。因此,不建議患者使用溶石藥物或鐳射碎石後自然排出膽囊結石的方法來治療膽囊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