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顱手術後顱內感染怎麼處理

開顱手術後出現顱內感染是神經外科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發病率約佔到2%-10%。顱內感染的致病菌主要為革蘭氏陽性菌。對於這一併發症的治療,有以下原則:

首先,在治療中應全身應用抗菌素。然而,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很多抗生素對於顱內感染的治療效果並不十分理想。因此,在選擇抗生素時,要儘量選用透過血-腦屏障通透性較好的抗生素,並使用較大劑量,即採用最大劑量的治療。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可能需要2-4周的療程。

其次,在抗生素全身治療的同時,還有可能會進行區域性治療,例如進行鞘內注射。這時,會選用被廣泛接受和認可的抗菌素進行鞘內注射。

另外,加強外引流也是治療顱內感染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可以考慮進行腦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等措施。甚至在必要的情況下,患者還可以接受開顱手術以清除腦膿腫。

總之,對於開顱手術後出現的顱內感染,應綜合運用全身抗生素、區域性治療和加強外引流等手段,以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更多推荐

80歲老人摔跤腦出血存活率

按照統計資料顯示,80歲老人遭遇摔倒併發生腦出血時的存活概率大致只有30%-50%左右,然而這一比率還需根據個體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量。這個存活概率的評估與老人的身體狀態密切相關。假若老人身體狀態較為健康,存活概率相對較高,甚至可達到60%左右。但若患者身體狀況相當不佳,在此基礎上再加上腦出血,那存活率甚至只有10%左右...

PCI術前準備事項

冠狀動脈經皮介入術(PCI),也稱為經皮冠脈介入治療,是一種常見的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手術。在進行PCI手術前,有一些準備工作需要特別注意。大多數患者的穿刺入路是右上肢的橈動脈,因此護士會在左上肢進行給藥補液,同時在右上肢做好備皮工作。以前曾經使用股動脈作為穿刺入路時,需要在腹股溝做備皮,這是最常見的術前準備之一。患者本人...

PCI手術怎麼做

冠狀動脈經皮介入術(PCI)是一種用於治療冠狀動脈疾病的介入手術。它通常透過動脈穿刺來進行,選擇的穿刺點可以是橈動脈或股動脈,具體取決於患者的動脈脈搏條件,一般情況下,選擇橈動脈右側進行穿刺。穿刺完成後,會插入一箇鞘管,其作用是防止出血。插入鞘管後,可以方便地透過它匯入導管到達冠狀動脈口,進行相應的檢查治療,包括支架植...

心臟射頻消融術副作用

心臟射頻消融手術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在穿刺過程中,可能需要穿刺鎖骨下的靜脈或頸內靜脈、股動脈或股靜脈,這可能導致血腫的出現。同時,在穿刺鎖骨下靜脈或頸內靜脈時,也有可能無意中損傷到肺尖,導致氣胸的發生。2、手術可能會損傷到心臟內的傳導束,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比如二度及以上的房室傳導阻滯、三度房室傳導阻...

兒童房缺和室缺哪個嚴重

室房間隔缺損的嚴重程度影響著治療方案的選擇。一般而言,如果房缺和室缺的缺損程度相同,那麼室缺更為嚴重。對於缺損程度不嚴重的情況,兩者都有可能自然癒合。例如,當缺損小於3mm時,基本上在嬰幼兒期就可以自行癒合;而當缺損小於5mm時,也有一定的癒合可能性。然而,一旦缺損大於1cm,就幾乎沒有自然癒合的可能,需要採取手術修復...

先天性室間隔缺損手術費用是多少

室間隔缺損手術的費用涉及年齡、部位和合併情況等因素:1、對於2-3個月大的嬰兒,若室間隔缺損導致心功能衰竭嚴重,呼吸功能不佳,需要進行手術,費用較高。具體費用根據個人情況及所在醫院來確定。2、當孩子年齡增大到1-2歲時,若沒有特殊情況,屬於常見的心臟手術範疇,手術費用相對較低,大致在40000-50000元左右。具體費...

新生兒心臟某些地方未閉合原因

新生兒心臟動脈導管或卵圓孔未閉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胎兒期和新生兒期的血液迴圈途徑不同。血液迴圈包括體迴圈和肺迴圈兩種途徑。在胎兒期,主要依賴肺迴圈,此時動脈導管和卵圓孔保持開放。而在新生兒期,體迴圈起主要作用。當體迴圈壓力高於肺迴圈壓力時,動脈導管和卵圓孔會關閉。因此,在新生兒早期,有些嬰兒可能會出現卵圓孔未閉或動脈導管未...

血栓性淺靜脈炎是怎麼引起的

血栓性淺靜脈炎的發生原因多種多樣,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炎症刺激:常見的例如乳腺炎患者,在乳腺下方可能會出現血栓性淺靜脈炎,這是由於區域性炎症刺激引起的。2、藥物刺激:一些常用藥物,如喹諾酮類抗炎藥或化療藥物,如果僅透過外周靜脈給藥,通常會刺激內皮細胞,引發急性炎症反應。3、物理刺激:許多患者因需要進行化療,會植入一種...

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壽命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壽命往往與病變的種類密切相關。對於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病變,如單心室、永存動脈幹、大動脈轉位、右室雙出口等,患兒在出生後不到兩三歲可能會因此喪命。而患有法洛四聯症的兒童,往往因為缺氧而有猝死的風險,通常的壽命在十幾歲左右,有極少部分患者能夠活到二十多歲。患有房室管畸形和肺靜脈異位引流等病變的兒童,很快就...

主動脈夾層手術危險嗎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高風險疾病,分為A型和B型。對於A型夾層,手術的死亡率約為10%-30%。而對於B型夾層,常採用內腔治療,即介入治療方法。此方法透過在股動脈上製造一箇小切口,將支架放置在主動脈內,實現內腔隔絕術。這種手術的死亡率相對較低,通常在5%以內。然而,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其他疾病或併發症,例如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受...

70歲老人心房顫動怎麼治

針對年齡在70歲的老年人,如果發現自己患有心房顫動,可以考慮進行藥物治療。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手術治療可能不適合,因此藥物治療是一箇不錯的選擇。首先需要考慮是否可以透過藥物治療轉復心律。如果藥物治療無法成功實現心律轉復,就需要考慮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即使患者已經年滿70歲,目前房顫治療也有一些微創的方法可供選擇,比如利用...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