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層病變主要分為兩型:一型為發生在升主動脈的A型夾層,另一型為發生在降主動脈的B型夾層。過去,夾層治療採用傳統方法,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開刀手術,使用體外迴圈將病變部分的血管替換為人工血管。隨著醫學的進步,現在完全可以用介入微創技術替代傳統的切口手術。
具體而言,可以透過在大腿根部腹股溝區切開1cm的小口,將帶有支架的導管輸送到病變血管中。然後,可以全程封閉病變部分的血管,在病變部位內建支架,實現腔內搭橋,也可以稱之為腔內隔絕。這樣一來,可以將病變血管隔絕在支架以外,達到治癒的效果。
在進行任何手術或介入治療之前,都需要進行前期治療。這包括讓患者保持臥床休息,控制患者的血壓,並使用改善迴圈的藥物等進行手術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