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是惡性腫瘤,在治療後往往存在復發和轉移的風險。臨床上,透過5年生存率來衡量直腸癌的複發率。直腸癌治療後的復發和轉移時間與腫瘤分期和病理分型密切相關。此外,直腸癌患者的預後情況也與病理分期有關。對於Ⅰ期直腸癌患者,手術根治性切除後,多數能夠治癒,復發的機率非常低;而Ⅱ期直腸癌經過規範治療後,5年生存率約為70%-80%;Ⅲ期直腸癌經過規範治療後,5年生存率約為60%-70%;Ⅳ期直腸癌經過規範治療後,5年生存率僅約20%-30%。低分化癌的病理分型具有最高的惡性程度,相對於高分化癌患者,低分化癌患者的復發和轉移時間較短,無病生存期較短。
因此,一旦被確診為直腸癌,應儘快進行全面檢查和病情評估,並接受規範治療。透過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方法,能夠控制腫瘤的發展,並降低術後復發和轉移的風險。術後的1-3年是直腸癌復發和轉移較為高發的時期,80%的復發和轉移發生在術後3年之內,而95%的發生在術後5年之內。因此,應按照標準的複查方案,每3-6個月進行複查,以便及時發現復發和轉移,從而採取及時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