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迴圈缺血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往往會導致頭暈、噁心、嘔吐,以及肢體無力和吞嚥困難等症狀。主要原因是低血容量或嚴重低血壓所導致。當患者長時間嘔吐、腹瀉、出汗等情況下,血容量會受到影響,造成血壓降低,從而導致後迴圈缺血。而嚴重低血壓則可能是體位性低血壓所致,患者突然從臥位、坐位起身,也會引起短暫的血壓下降,進而導致腦部低灌注,出現後迴圈缺血。
此外,後迴圈缺血也可能由腦幹出血或梗死導致。腦幹出血的患者多在運動中起病,且表現出與上述症狀相似的症狀。腦幹梗死的患者一般在安靜狀態下起病,顱腦CT檢查通常顯示出低密度病灶,而腦幹出血則呈現高密度病灶。
後迴圈缺血是一種常見的症狀,一旦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肢體無力、吞嚥困難等情況時,應當及時前往醫院就醫。對於患有低血容量、嚴重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以及腦幹出血、梗死等疾病的患者,應當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以預防後迴圈缺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