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的診斷需要與其他三種疾病進行鑑別,這三種疾病分別為腦出血、腦栓塞和顱內佔位性病變或顱內外傷造成慢性硬膜下血腫。其中,腦出血和腦梗塞的鑑別較為困難,但一般來說,腦梗塞多在安靜狀態下發作,帶有頭痛或思維障礙的病例較少,病情發展較慢,一般需要1-2天才能達到高峰。而腦出血則多在運動中發作,血壓相對較高,伴有頭痛和意識障礙的情況較多。這兩種疾病可以透過頭部CT或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進行診斷。
對於腦梗塞和腦栓塞的鑑別,它們都是由腦血流中斷造成的,但腦栓塞更多的累及頸內動脈系統,通常有明確的栓子來源,比如心源性栓子、脂肪栓塞或空氣栓塞等。與腦梗塞不同,腦栓塞的病情來勢洶洶,一般數分鐘即可達到病情高峰。對於這兩種疾病的診斷,可以透過神經功能檢查、頸部彩色多普勒超聲或腦血管造影等技術進行檢查。
最後,對於顱內佔位性病變或顱內外傷造成的慢性硬膜下血腫,它們通常都是慢性或亞急性起病,與急性起病的腦梗塞不同。這些疾病可以透過頭顱CT或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進行準確診斷。在鑑別時,需要仔細瞭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進行鍼對性檢查,以便確診和制訂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