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是一種骨骼疾病,它的發生原因是由於股骨頭的血液供應中斷而導致骨細胞壞死。雖然股骨頭壞死的X線表現為骨密度增高,顯示股骨頭顏色變得更白,但在X光片上看到股骨頭的改變至少需要兩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X線檢查可將股骨頭壞死分為四期:
1、軟骨下溶解期,這個時期,在股骨頭負重區關節軟骨下骨的骨質中可見到1-2cm寬的弧形透明帶,臨床上稱為新月徵,股骨頭外形完整,髖關節間隙正常。
2、股骨頭修復期,此時股骨頭外形完整,關節間隙正常,但在股骨頭負重區下骨質密度增高,周圍可見片狀密度減低區或囊性改變。
3、塌陷期,股骨頭負重區的軟骨下骨質呈不同程度扁平、脆裂和塌陷,股骨頭失去圓而光滑的外形,軟骨下骨質密度增高,關節間隙是正常寬度。
4、股骨頭脫位期,此時股骨頭嚴重塌陷,變扁平,外上方是沒被髖臼覆蓋的地方,也會承受壓力而呈殘存突起,股骨頭會向外上方移位,關節間隙可變窄。
需要注意的是,骨密度增高是骨壞死後新骨形成的表現,而不是骨壞死本身。因此,及時進行股骨頭壞死的早期干預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疾病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