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導致的腳踝腫脹需要經歷5-7天的治療期,才能減輕腫脹。但是完全恢復需要1-2個月左右。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跑步時,某些肌肉和周圍的軟組織受到拉傷或勞損。這樣就會形成炎性病變,隨著炎性滲出物的增加,區域性區域會出現水腫。滲出物會產生炎性反應,容易導致小血管破裂和滲血,最終導致區域性淤血,引起腫脹。
對於這種情況,可以透過下肢抬高高於心臟水平,並使用支具或護踝固定來幫助肌肉和周圍軟組織放鬆,促進恢復。此外,可以配合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藥物,來促進炎性代謝產物的代謝,增加血液迴圈,消除淤血和腫脹。
在治療期結束後,腫脹現象會明顯減輕。但要注意,下地活動時,重力仍會使區域性區域易受損傷,仍有腫脹的情況出現。因此,需要大約1-2個月的時間,逐漸建立起下肢的側支迴圈,以保證大腿和腳踝之間的血液迴圈暢通,從而緩解腫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