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退行性病變是一種病理變化,包括頸椎間盤退變、頸椎骨質增生、頸椎小關節紊亂以及頸椎項韌帶退變,這些改變常常導致頸椎病的產生。頸椎間盤退變,例如,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頸椎結構的自然退變而發生的。當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或韌帶鈣化程度加重時,症狀就會出現,最終導致頸椎疾病。
頸椎退變的原因與頸椎勞損有密切關係,現代社會新的生活方式如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等增加了頸椎病的患病風險。另外,長期久坐辦公桌、進行勞動有可能會導致頸部肌肉損傷、勞損,也會影響頸椎的健康。此外,頸部外傷也可能加速頸椎的退變,這些因素都是導致頸椎疾病患病率上升並呈現年輕化的因素。
以往,頸椎病在40歲以上的人較多發生,但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兒童、甚至高中生也有可能患上頸椎病。主要原因是由於學生們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等,以及精神壓力過大、身體疲勞等因素。加強對青少年的頸椎保護和健康教育,適當減少手機等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進行適當的頸椎運動等都可以預防頸椎疾病的發生,維護頸椎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