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變實際上是關節軟骨發生了退變,形成了一種以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質增生為主的病變。這種病變常見於活動頻繁且負重較大的關節,例如頸椎、腰椎、髖關節和膝關節,病程緩慢漸進。初期症狀包括下肢神經麻痺、疼痛、馬尾神經和坐骨神經叢疼痛。如果不加以重視和及時治療,病情將進一步惡化,導致下肢神經和肌肉萎縮,甚至癱瘓。
當腰椎開始退變時,首先出現的是椎間盤的退變,導致椎間盤容易被壓縮並失去正常的高度,進而導致椎體間距縮短和前後韌帶鬆弛,使得椎體之間變得不穩定並過度活動。椎體間活動度增大後,邊緣容易出現微小的、反覆的、積累性損傷,導致區域性的微小出血和滲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出血和滲出會被吸收並纖維化,進而逐漸形成鈣化,形成區域性的骨刺。有些書籍上將其稱為骨贅或骨質增生,但實際上指的是同一種情況。由於不斷的刺激和反覆的損傷,骨刺會不斷增大。可以把它比作長時間手握鋤頭或鐵鍬勞動,開始時手掌會受傷形成水泡,水泡癒合後手掌就會形成老繭。然而,如果持續不斷地受到體力勞動和過度活動等不良刺激,腰椎就有可能加速退變,椎間盤突出並形成骨刺,而且骨刺會不斷增大。相反,如果注重休息和保養腰部,就可以減緩腰椎退變的速度和骨刺的發展。
手掌老繭的厚度會因勞動程度不同而異。同樣,腰椎退變和骨刺等變化表現也因人而異,這取決於所受刺激的不同、休息和保養的程度不同。是需要運動的,無論如何休息和保養,腰椎都會在活動中逐漸退變和老化,只不過透過正確的休息和保養措施,可以延緩退變的速度。
主要的表現有:
1. 頸肩綜合徵—指頸部肌肉扭傷、痙攣。例如,在長時間使用電腦後,可能會感到頸部和肩部痠痛,脖子僵硬難以轉動,這很可能是頸椎病;
2. 腰背部勞損—指腰背部肌肉群的扭傷、痙攣,韌帶損傷,以及關節問題和椎間盤突出並存;
3. 手和手臂部的疼痛—指由這些部位的肌肉和組織發生炎症而導致的疼痛。
很多人忽視腰腿疼痛,認為忍一下就會好轉,然而,腰腿疼痛也是一種疾病。首先,它會影響生活質量;更重要的是,如果經常出現腰腿疼痛卻不及時診治,反覆發作,會導致嚴重的關節炎、頸椎病、腰椎病等骨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