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是指當卵泡發育到一定階段時,卵泡會突出於卵巢表面並破裂,使卵母細胞及其周圍組織隨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為了監測排卵過程,臨床上採用了一些方法,包括基礎體溫法、宮頸粘液評分、血雌激素或孕激素測定、血或尿LH峰值測定,但這些方法都不能準確地監測卵泡的數量、位置和發育過程,也無法提示卵泡的成熟、破裂和排卵情況。相比之下,經陰道超聲(TVS)監測卵泡的生長、排卵和黃體形成是一種更好的方法。
經陰道超聲使用高解析度的探頭直接接觸宮頸和卵巢,無需膀胱充盈,不受腸腔氣體和腹壁影響,可以清晰地觀察盆腔器官,特別是子宮內膜和卵巢。它具有重複收測、安全可靠和高準確率的優點,透過動態觀察卵泡超聲影象的變化,能夠全面監測卵泡的生長過程。
根據超聲的回聲特點,可以對子宮內膜進行分類,包括A型、B型和C型內膜。卵泡的大小可以透過測量最大切面後的長徑和橫徑來確定,通常只有一箇成熟卵泡,其餘的會閉鎖。當卵泡直徑達到18mm時,被視為優勢卵泡。至於排卵的徵象,包括成熟卵泡消失、卵泡縮小、盆腔液積聚和子宮內膜的分泌反應。
在自然週期中進行排卵監測時,對於週期為28~30天的女性,從月經開始的第8~10天開始進行首次陰道超聲監測;對於月經不規律的女性,可以從白帶增多開始監測。當卵泡直徑小於10mm時,每3天監測一次;直徑10~14mm時,每2天監測一次;直徑15mm時,每天監測一次。同時結合月經週期、內膜厚度、基礎體溫、宮頸粘液和尿LH半定量測定來預測排卵時間。
在使用藥物治療時,一般從月經週期的第3-5天開始使用,但在使用藥物前需要進行TVS檢查瞭解卵巢情況,如果有大於1cm的液暗或卵巢佔位,一般該週期不適合進行促排。
至於異常卵泡週期的表現,無排卵週期表現為雙側卵巢內細小卵泡發育緩慢或無改變;小卵泡週期表現為卵泡生長緩慢,直徑在排卵時小於17mm;不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徵表現為卵泡生長髮育正常,但在排卵期不發生排卵,卵泡內出現黃素化改變的回聲。
透過經陰道超聲監測卵泡的生長髮育、排卵和黃體形成,可以更準確地監測排卵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