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窩是指胳肢窩的部位,在月子期間如果腋窩內出現一箇小疙瘩,可能是副乳、毛囊炎、淋巴結腫大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常常伴隨其他不適症狀,所以應該在醫生指導下接受正規治療。
副乳是指在產後乳房分泌乳汁後,乳腺組織有可能會輕微增大,刺激腋下出現副乳或者使腋窩內的副乳增大,從而出現疙瘩或腫塊。對於少數患者而言,副乳可能會在激素水平恢復正常之後變小,但大多數人還是需要手術治療。
毛囊炎是因為月子期間患者身體虛弱,抵抗力較低,臥床休息時間較長,如果腋窩的面板清理不及時,容易遭受細菌感染,進而引發毛囊炎。特別是腋窩容易粘到汗液或者乳汁,更難以清理乾淨,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這種情況下,患者的面板上會出現單個紅疹或膿包,同時可能伴有面板髮紅和脹痛感。一般建議患者按醫囑使用紅黴素軟膏進行外用治療,並且使用後要注意不讓嬰兒接觸或者舔到藥膏。同時,可以選擇在哺乳時更換另一側或者暫停哺乳。
淋巴結腫大是因為患者的淋巴結受到感染,或者鄰近的乳腺等組織感染後蔓延到淋巴結,引發炎症。這種情況會導致腋窩內的淋巴結腫大,可能伴有腋窩疼痛、面板髮紅和發燒等症狀。在確診之後,患者應根據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片等藥物進行治療,並且要提前諮詢醫生是否需要暫停哺乳。
另外,腋窩內出現小疙瘩的原因可能還包括乳腺增生、淋巴瘤等,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因此患者需要進行檢查,明確原因後再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月子期間正常需要進行哺乳,所以在使用藥物或者進行手術時都必須慎重考慮,以免影響嬰兒的生長髮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