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突然吐血可能是因為以下幾種情況引起,一是牙齦炎,二是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三是消化性潰瘍出血等疾病引起。如果出現吐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後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牙齦炎是由於多種因素引起的,如牙菌斑和口腔清潔不注意等,可能會造成牙齦組織的損傷,表現為突然吐血的情況。患者通常在吐血前沒有嘔吐的症狀,可能會有牙疼和牙齦紅腫等症狀。建議患者前往口腔科專科就診,明確診斷後,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洗牙、拔牙等治療改善症狀,或者使用生理鹽水、雙氧水漱口以消炎止血。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多見於有肝病病史的患者,通常是急性發病,出血量較大且速度較快,患者可能會出現嘔血的症狀,需要及時進行搶救治療,以防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發生。透過消化系統超聲或電子食管胃鏡等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首先開放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然後可以採用三腔兩囊管壓迫止血治療,或者根據醫囑使用硬化劑注射劑進行止血治療,比如魚肝油酸鈉注射液、1%乙氧硬化醇等。還可以透過介入止血治療或外科手術止血治療方法進行治療。
消化性潰瘍出血是消化性潰瘍常見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可能由大量飲酒或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誘發,也可能是未經正規系統治療的消化性潰瘍引起。患者可能會表現為燒心反酸、規律的上腹部疼痛、嘔血、黑便等症狀。透過完善電子食管胃鏡檢查,可以明確診斷,並可以遵醫囑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蘭索拉唑腸溶片,結合硫糖鋁等胃黏膜保護藥物和平衡鹽溶液進行綜合治療,包括止瀉、補液和擴容等。如果出血量較多,可以進行胃鏡下止血治療。
此外,支氣管腫瘤、肺腫瘤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咯血,咯血時血液經口吐出,這類患者通常咳嗽後出現吐血,可能表現為痰中帶血,還可能有發熱、咳痰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補液止血治療,當咯血量超過100毫升時,積極處理並密切監測生命體徵的變化,必要時可以進行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或手術切除腫瘤,以減少咯血的發生。此外,出血也是消化道腫瘤常見的表現形式之一,如胃癌、食管癌等疾病,還可能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食慾下降、消瘦等惡病質的情況。透過完善內鏡檢查、腹部增強CT檢查、胃腸道腫瘤標誌物、胃鏡取病理活檢等檢查,可以明確診斷後選擇手術切除治療或放化療。例如,可以選擇奧沙利鉑類方案等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