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醫而言,多數盜汗是由於陰虛所致。因為身體原本是處於陰陽平衡的狀態,當陰虛時,身體的陽氣就會相對增多,導致體內產生內熱,這時就會促使汗液外排,形成盜汗的情況。而陽虛則主要表現為自汗,因為身體的陽氣不足,白天無法收斂汗液,所以會出現自汗的情況。
盜汗通常發生在晚上,醒來後汗水會自動停止,這種情況需要到中醫科就診。同時,盜汗可能伴隨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耳聾耳鳴、失眠多夢、口燥咽乾等症狀,因此可以按醫囑使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左歸丸,以及當歸六黃湯等藥物進行調理。
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用浮小麥、酸棗仁、玉竹、石斛、枸杞、麥冬等一起泡水飲用。此外,還需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過度縱慾、熬夜、抽菸和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