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損傷患者在發生意外時往往會突然受到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的影響,尤其是在視力受損或光感受損時,他們對眼部康復的信心減少。因此,患者可能會感到鬱悶、抑鬱、神經緊張或易怒,甚至會失眠。
這種心理狀態可能會導致血管舒縮功能紊亂,從而影響眼底視神經的供血和供氧,對眼部疾病的康覆沒有好處。因此,醫務人員和家屬需要耐心地理解、鼓勵和關心患者的情緒,根據每個患者的心理狀態,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將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幫助患者正確面對疾病,並積極配合治療。
對於視力較差的眼部損傷患者來說,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別注意安全,尤其是在戶外活動中。如果患者只有一隻眼睛有視力,他們將缺乏立體視覺、空間距離感和深淺度的感知,視野也相對較窄。因此,在上下樓梯時無法判斷臺階的高低位置,在過馬路時無法辨別車輛與自己的距離遠近,對突發的危險情況常常毫無察覺,無法提前預防或做出反應。因此,提醒患者在出行時要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在戶外活動和運動中,應避免劇烈運動和身體對抗性的運動。對於雙眼視力都較差的患者來說,更要注意各個方面的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