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和方劑可用於治療痛風。根據治療痛風的原則,中藥可以降低尿酸水平、減輕炎症狀況、促進關節腔積液吸收、溶解和排出腎結石並保護腎功能。下面簡要介紹一些中藥的作用:
1.降低尿酸主要透過抑制合成和促進排洩。如萆薢、土茯苓、薏苡仁、威靈仙、蒼朮、金錢草能促進尿酸排洩,降低尿酸;大黃、虎杖、車前子則能抑制尿酸的合成,降低尿酸。
2.類似山慈菇、葛根、青風藤和海風藤等中藥可參與免疫炎症反應,減輕免疫反應強度,控制炎症和減輕痛感。
3.中藥方桂枝芍藥知母湯作為治療痛風的專方,既能緩解紅腫熱痛的嚴重狀態,還能促進滲出液的吸收。
4.海金沙、金錢草、雞內金和鬱金能促進結石的溶解,而白芍、甘草則能促進結石的排出。
5.中醫常採用益氣養血、滋陰補腎、溫陽利水、利溼祛濁等方法來處理腎功能衰退階段的問題,對於使用α酮酸片來說,效果更顯著。
中藥的應用經歷了千百年的驗證,而且藥理實驗也對中藥的作用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可以選擇降酸化濁丸,該方由清半夏、黃連、黃芩、柴胡、生白朮、茯苓、生薏米、桂枝、威靈仙、秦艽、穿山龍、茵陳、大腹皮、大黃、枳實、檳榔、生甘草的一定比例製成水丸,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並能改善急性期的紅腫熱痛症狀。
但中藥的使用仍需遵循中醫理論的指導,不可隨意使用。同時,中藥的應用缺乏大規模資料支援,畢竟這隻是個別案例,且方劑也存在差異,因此使用時必須由中醫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