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空腹血糖高還是餐後血糖高,都屬於不正常的狀態,並且都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現。根據臨床上的標準,如果空腹血糖超過7mmol/L,或者餐後兩個小時的血糖超過11.1mmol/L,就可能懷疑為糖尿病。因此,在診斷糖尿病時,不僅需要檢測空腹血糖,還需要測定餐後血糖,以避免漏診。
從致害方面來看,空腹血糖升高對微血管的損傷更明顯。高空腹血糖容易導致視網膜病變,進而引發眼底出血和失明等風險。因此,眼科非常重視對空腹血糖的控制。餐後血糖對大血管的損傷更為顯著,可能導致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腦血管閉塞以及腦中風等。
在腎臟方面,無論是空腹血糖升高還是餐後血糖升高,都會對腎臟造成損傷,因為腎臟既包含大血管也包含小血管。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需要控制空腹血糖,還需要控制餐後血糖。
研究發現,當糖化血紅蛋白為7.3%-8.4%時,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對總體血糖的影響大致相當,各佔50%。當糖化血紅蛋白超過8.5%時,空腹血糖對總體血糖的影響大於餐後血糖,並且隨著糖化血紅蛋白的升高,空腹血糖對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也會增加。而當糖化血紅蛋白低於7.3%時,餐後血糖對總體血糖的貢獻大於空腹血糖,換句話說,此時血糖的升高主要取決於餐後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