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面板病,常見於成年人,並且伴有明顯的神經痛。該病毒可以導致水痘或潛伏感染。當機體受到某些刺激,例如創傷、疲勞導致機體的免疫力下降時,潛伏病毒會被啟用,並沿著感覺神經在面板內複製,形成水皰。與此同時,受累的神經會發生炎症和壞死,引起神經痛。
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前1-3天會感到區域性面板的灼熱或疼痛,隨後會出現紅斑,並很快出現米粒大小至黃豆大小的水皰,呈簇狀分佈,與其他簇狀水皰之間的面板正常。數天后,水皰可能會變渾濁化膿,或者部分破裂,形成糜爛的面狀皮損,最後結痂乾燥。
皮疹主要發生在胸背部、腰腹部和頭面部,常呈帶狀排列,並且多發生在身體的一側。在個別情況下,病毒可能會侵犯眼部、耳部,或影響肺和腦等器官。
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一箇特徵,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通常情況下,兒童帶狀皰疹患者沒有或只有輕微的疼痛,而年長或身體虛弱的患者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疼痛通常在皮損完全消退後或一箇月內消失,但少數患者可能會持續超過一箇月。
治療帶狀皰疹的原則包括抗病毒治療、止痛、消炎和預防併發症。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通常會使用相應的抗病毒藥物和神經營養藥物。在疼痛明顯時,可以酌情選用止痛藥物,並結合區域性氦氖鐳射照射,以緩解疼痛、促進皮損乾燥和結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