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一種用於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的生物製品,透過將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經過減毒、滅活處理後注入人體,從而激發免疫反應,阻止病原微生物感染。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一些正常的不良反應:
1.注射部位會出現紅腫反應,有時可能會出現膿皰並破潰,分泌物會形成結痂,這都是正常現象,不必過分擔心。
2.如果注射部位出現硬結,也是正常現象。可以敷熱毛巾促進區域性硬塊消散,每次15分鐘左右,每天三到四次。
3.發燒是接種疫苗後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一般體溫不會超過38℃。如果除了發燒外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可以不進行處理。如果體溫超過38℃,可以採取物理降溫方法,多休息,多喝水。
以上不良反應是疫苗本身性質決定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內,具有一過性,不會永久性損傷器官,一般在2-3天內會好轉,也不會留下後遺症,不必過於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