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準確來說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種臨床病理綜合徵。許多疾病,如感染、腫瘤和創傷,在其進展過程中可能會引發DIC。DIC的病理特徵是全身微血管內形成廣泛的小血栓,導致全身微迴圈處於高凝狀態。隨著大量血栓的形成,凝血因子過度消耗和纖溶亢進,進一步引起廣泛的全身性出血。
DIC對機體器官造成的損害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廣泛形成的微血栓不可避免地導致重要臟器的微迴圈灌注不足,進一步加重了器官的缺血缺氧狀態。其次,凝血因子的消耗和纖溶亢進導致出血傾向,從而導致血液的有效成分迅速丟失。一旦DIC發生,患者的病死率高達50%以上。由於DIC的病因常常是由原發疾病引發的,因此對於DIC的治療應主要側重於預防,尤其是在可能引發DIC的疾病中,應儘早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