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肝病高發國家,肝臟對人體至關重要,具有複雜的功能。肝臟參與新陳代謝、合成蛋白質和凝血因子等營養物質,在身體中扮演著排毒的角色。肝臟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急性肝損傷通常不會留下嚴重後遺症,但長期積累的慢性損傷可能導致嚴重問題,而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酒對肝臟健康十分不利。
如今,脂肪肝已被認為是一種疾病而非亞健康狀態,飲酒、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肥胖和糖尿病等因素都會增加脂肪肝的發病率,長期脂肪肝還可能演變成脂肪性肝硬化。濫用保健品和藥物都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傷,已有超過1100種藥物被證實對肝臟有毒性影響,尤其是那些成分不明的複方製劑,在使用之前很難判斷是否具有肝毒性。傳統中醫中藥也存在肝毒性問題,一些抗生素、心血管藥物和鎮痛藥物可能對肝臟造成毒性影響。此外,由黃麴黴產生的黃麴黴毒素是南方潮溼地區肝癌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肝臟疾病最重要的是早發現,常用的超聲、CT和核磁是常用的肝臟檢查手段。在肝臟腫瘤篩查中,良性病變更為常見。隨著醫學的發展,微創外科和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需要進行傳統開腹手術的情況越來越少,微創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勢。治療肝囊腫主要採用腹腔鏡引流術,能夠徹底清除肝表面的囊腫壁,只有某些老年體弱患者或先天性多囊肝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才採用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治療,但穿刺治療易復發。
肝臟腺瘤容易出血、破裂和癌變的風險較大,因此腺瘤一旦診斷出來,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惡性腫瘤肝癌發病率在男性中明顯高於女性。對於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長期飲酒者、嚴重脂肪肝和肝硬化患者等高風險人群,建議定期篩查肝癌。對於患有糖尿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也建議進行定期篩查。
此外,不要以為透過節食或禁食可以切斷腫瘤的營養來源,抑制腫瘤的生長。正常的免疫功能需要充足的營養和體力來保證,每天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電解質等都是人體必需的。建議儘量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特別是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這可以減少體內的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從飲食健康的角度來看,過度油炸和食品新增劑會給身體增加額外負擔,增加患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