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升高在醫學臨床中常被稱為發熱,其出現通常可能是因為炎症,但也有其他因素引起的。因此,需要根據發熱原因進行分析判斷。
醫學臨床上將發熱主要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通常由細菌、病毒等感染引起,也可以是由真菌、支原體、寄生蟲感染引起。而非感染性發熱通常由組織破壞或壞死引起,如白血病、惡性腫瘤、急性溶血、大面積燒傷等,或者是結締組織病與變態反應性疾病導致。
如果發熱是由感染引起的,通常會伴隨炎症。這主要是因為病毒或細菌等病原體刺激機體產生炎性因子,從而導致發熱。然而,如果發熱是由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如服用某些化學藥物,一般不會出現炎症反應。不同的化學藥物引起發熱的機理各異,比如α-二硝基酚主要透過增強細胞氧化過程和抑制ATP形成,導致體內產熱增多而引起體溫升高。
當患者發熱時出現心率增快,並且出現嚴重的心慌和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儘快前往心血管內科或急診科就診,進行血常規、心電圖等檢查以進行全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