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腹痛常見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其原因是由於進食後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增多,胃酸直接刺激胃黏膜所致。此時,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易導致胃平滑肌痙攣引起疼痛等症狀。為緩解飯後腹痛,可先攝取鹼性食物如牛奶、蘇打餅乾等,中和胃酸,減輕疼痛。
對於飯後肚子疼痛,可能與胃酸分泌過多、胃內壓力增加、胃消化負擔加重有關。因此,藥物治療可採用解痙鎮痛藥物如鹽酸消旋山莨菪鹼注射液、硫酸阿托品片,以緩解疼痛。此外,抑酸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鹽酸雷尼替丁等可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胃動力的藥物如多潘立酮片、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等有助於加速食物消化吸收和代謝。
另外,透過按壓雙側內關穴、合谷穴、胃脘穴等部位,可以暫時緩解飯後腹痛,對於胃痙攣引起的腹痛有一定效果。對於胃部脹痛,也可刺激咽喉部催吐,以減輕胃內壓力並緩解疼痛。如果上述方法不能緩解飯後腹痛,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超聲、血常規等檢查明確病因,並進行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