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實踐中,肺結核的分類通常包括原發性肺結核、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和結核性胸膜炎。一般可以透過影像學檢查來進行診斷,通常結果相對準確。
原發性肺結核常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原發病灶多位於上葉下部或下葉上部靠近胸膜下方,然後透過淋巴管侵入相應的肺門或縱隔淋巴結,形成原發綜合徵。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是指結核桿菌透過淋巴和血液傳播,引起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或者出現全身血液播散性結核。如果病變繼續發展,可能會融合成片絮狀,也可能以上中肺野為主的亞急性或慢性血液播散型肺結核。
繼發性肺結核的肺部病變通常發生在上葉尖後段或下葉尖段,呈多形態混合病變,即肺內同時存在增殖、纖維病變、乾酪滲出病變甚至空洞,還伴有鈣化灶和侷限性胸膜增厚等改變。
結核性胸膜炎的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總數正常或輕度增多,急性期常有中等度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核左移。胸腔積液為滲出液,通常呈透明的草黃色,易凝固。結核菌素試驗常呈陽性,但老年患者可能無發熱,結核菌素試驗常呈陰性。通常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胸腔積液常規檢查來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