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如此,高血糖狀態會逐漸損害視網膜的血管,導致血管閉塞,使視網膜組織缺氧,進而引發一系列病理變化,包括微血管瘤、水腫、滲出、出血、新生血管和玻璃體增殖性病變等。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不可逆的失明。
王志軍指出,糖尿病眼病通常在早期無明顯徵兆,患者可能並不知道眼底出血是由於“糖網”導致的。因此,糖尿病被稱為眼睛的“隱形殺手”。在病變初期,患者通常沒有眼痛、紅眼或視力問題,但多年來,長期患糖尿病的人很可能已經出現視網膜病變。在病程中期,患者會出現視物模糊、黑影飄動和視物變形等症狀。在病變晚期,患者易發生血管破裂出血或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導致盲症。
總體而言,患有“糖網”的患者就醫較晚,病情較重,治療預後較差,治療費用較高,而且盲症是不可逆轉的,容易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這已成為業內一致的看法。有文獻報道,約1/3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糖網”,而糖尿病性黃斑水腫是“糖網”最常見、最嚴重的症狀之一。
令醫生們憂心的是,患者的預防意識仍然不足。根據公開統計資料,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篩查率不到10%。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與患糖尿病的時間有關,如果血糖控制不好,5到10年的病程就可能出現視網膜病變,而病程超過15年,即使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也很高。
王志軍進一步表示:“治療時間晚,將面臨許多實際困難。”糖尿病已成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其高發病率讓人憂慮。然而,社會對眼部健康的相關工作還沒有跟上,特別是在基層醫療機構,許多患者一直拖延就診,直到視力明顯受損,錯過了進行眼底鐳射治療的最佳時機。許多患者的病情已經發展到極為嚴重。“這時候的治療面臨著手術難度大、疼痛程度高、經濟負擔重等一系列問題,如果由於拖延治療導致失明,將是非常令人痛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