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脫髮,也被稱為雄激素性脫髮,是一種漸進性疾病,從脫髮開始到完全禿頂,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雖然男女都可能患上這種疾病,但多見於20至40歲的男性。
發病與遺傳和雄激素有關,機制是雄激素雄烯二酮可轉化為睪酮和5α-二氫睪酮(DHT)。DHT與毛囊細胞上的雄激素受體結合後發揮生物學作用,使毛囊變小,生長期的毛髮逐漸變細,生長週期縮短,最終導致毛囊萎縮消失,毛髮脫落,形成禿頂。
在脂溢性脫髮的早期階段,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皮油膩、頭皮瘙癢、髮際線兩側頭髮稀疏和脫落等症狀。但由於毛囊並沒有受到嚴重破壞,透過有效治療可以控制症狀發展。口服非那雄胺、螺內酯和外用米諾地爾等藥物可以降低頭皮中的DHT濃度,改善微迴圈,促使萎縮的毛髮重新生長。
此外,生活調理也十分重要。保持頭髮和頭皮清潔,避免頻繁燙染頭髮,不使用刺激性洗髮產品,並保持規律、清淡的飲食和良好的心態等,都有助於穩定內分泌系統,減少雄激素異常分泌。
然而,如果早期未進行控制,或者生活壓力大、緊張焦慮、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等因素存在,脂溢性脫髮將加劇,形成部分脫髮,僅在頭部後部和太陽穴周圍保留一些頭髮。通常情況下,經過3-5年的脫髮後,進入晚期階段,脫髮區域的毛髮將大量退化,甚至進入休止狀態。這時,藥物治療已無明顯效果,頭髮難以恢復原貌或改變,只能透過毛髮移植來改善形象。
因此,對於脂溢性脫髮,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恐怕真的無法挽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