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腳氣的治療方法,普遍都知道要使用藥膏,比如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黴唑乳膏複方酮康唑乳膏等。然而,可能不清楚的是,選擇治療腳氣常用的抗真菌藥膏需要根據不同腳氣型別進行挑選,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預期效果。
臨床上將腳氣主要分為三種型別,包括角化型、水皰型和糜爛型,對應著不同的藥膏使用方法:
對於角化型腳氣,常見於足跟處,主要表現為瘙癢、角化脫屑、面板粗厚且乾燥,容易龜裂等。這種型別的腳氣沒有水皰和化膿現象,病程較緩慢且不易治癒。可以早晚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或鹽酸特比萘芬乳膏外用,塗抹藥膏後可以簡單包紮,以促使藥物滲入患處,幫助厚皮層剝脫。
水皰型腳氣多發於足緣處,起初是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時會融合成大皰,皰液是透明的,周圍沒有紅暈。患者感到異常瘙癢,搔抓後很容易併發感染,導致丹毒、淋巴管炎等。對於這種型別的患者,泡腳後可以外用克黴唑乳膏和水楊痠軟膏。
糜爛型腳氣常見於腳趾間,疾病初期腳趾間溼潤,浸漬發白或出現小水皰,乾涸脫屑後,脫去皮屑後是溼潤、發紅的糜爛面,伴有劇癢,容易併發感染。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患處,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待其乾燥後再外用腳氣靈或癬敵膏、複方酮康唑乳膏。
選擇正確的藥膏是治療腳氣的關鍵一步。此外,還需要堅持治療,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如果治療不到位,有時可能會影響其他部位,比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並可能導致細菌感染和嚴重的併發症。
此外,還要注意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每天睡前可以用溫水泡腳。平時外出要選擇透氣性好的鞋襪,避免與他人共用拖鞋、浴巾,以免傳染給對方。
參考文獻
[1]王林霞.臨床常見病的防治與護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07: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