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很多人存在睡眠障礙的問題,晚上難以入睡,早上難以醒來,或者入睡後頻繁做夢,起床後感到疲勞甚至比沒有睡覺還要疲勞。那麼可以嘗試中西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的組合!中西醫治療失眠和多夢都有自己的方法,兩者的重點在於藥物治療。
目前,西醫常用的藥物是鎮靜催眠藥,主要包括巴比妥類、苯二氮䓬類和非苯二氮䓬類。在臨床上,常使用苯二氮䓬類藥物,常與抗抑鬱藥物和抗精神病藥物聯合使用,以治療抑鬱性失眠和精神障礙引起的失眠。
中醫則以安神藥為主,含有琥珀、硃砂、磁石、酸棗仁、柏子仁、遠志、合歡皮、夜交藤等草藥,對失眠有良好的療效。常用的中藥方劑包括黃連阿膠湯、酸棗仁湯、歸脾湯、溫膽湯和硃砂安神丸等。中醫一般採用調理治療,副作用較小。
至於認知行為治療,常見的方法包括刺激控制療法、睡眠限制療法、認知療法、放鬆治療和睡眠衛生教育等。其中,刺激控制療法是研究最多、被認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刺激控制療法的原則是幫助失眠患者重新建立入睡與臥床時間以及睡眠環境等因素的條件反射。使臥室恢復誘導睡眠的功能,並減弱與睡眠無關的活動的聯絡,減少對內源性喚醒的刺激,使患者更容易入睡。
常見的內容包括:每天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臥室和床上只進行睡眠和性行為等活動,避免在臥室進行其他活動,如看電視、使用手機等。如果夜間醒來超過20分鐘無法再入睡,就要離開臥室,直到再次感到睏倦才返回臥床等。
良好的睡眠對保持精力和專注力至關重要。一旦出現睡眠問題,工作和學習可能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因此一旦有失眠傾向,一定要積極尋求醫生的幫助!祝都能獲得良好的睡眠,做個美好的夢!
參考文獻:
[1] 苟永鵬, 張筱微, 孫少衛, 王亦航. 失眠症中西醫治療進展綜述[J]. 中國療養醫學, 2022:483-491.
[2] 杜金鐳, 張天元, 楊瑩瑩. 中西醫治療失眠的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端教育, 2022:203-206.
[3] 董徐斌, 葉敏捷. 中醫治療多夢的研究現狀[J]. 世界睡眠醫學雜誌, 2020, 7(01):180-182.
[4] 趙正卿, 李雁鵬, 向小霞, 莊建華, 趙忠新. 慢性失眠的發病機制與認知行為治療[J]. 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 2021, 26(05):48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