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一般指人體中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參與機體組織器官的構成,提供能量,調節生理功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物質。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素大約有四十多種,按照結構和功能可分為六大類,包括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水。在這六大類中,脂類、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需要的量較多,而維生素和礦物質所需量相對較少。
蛋白質是構成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參與構成人體的所有細胞和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質。蛋白質種類繁多,包括酶類、激素等,因此具有調節人體生命活動和新陳代謝的作用;此外,蛋白質分解後能產生能量,也是人體熱能的重要來源;此外,蛋白質還是人體氮的唯一來源。
脂類是脂肪和類脂的總稱,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脂類還能增加食慾,提供必需脂肪酸,是人體熱能的另一重要來源;同時,脂類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保護體內臟器維持體溫,參與構成某些內分泌激素以及脂肪肝的形成,以及膽固醇的溶解和排洩等功能。
碳水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由於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具有甜味,所以也被稱為糖類。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和主要能量來源之一,還具有調節細胞活動的重要功能;此外,碳水化合物還能節氮和抗生酮。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和細胞內特異代謝反應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維生素在人體的生長、發育、代謝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在體內含量非常微量,而且人體無法自主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
礦物質可以構成人體組織和細胞的成分,調節細胞膜的通透性,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和酸鹼平衡,還參與神經活動和肌肉收縮,構成酶的輔基、蛋白質、維生素、激素和核酸的成分,或參與酶的啟用。
水是最基本的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也是人體含量最多和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是構成細胞和體液的關鍵組成部分。水具有調節體溫、潤滑、促進物質代謝以及維持組織形態和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