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誤以為手汗症只是指手部多汗,給生活和社交帶來各種麻煩,但實際上手汗症是一種典型的雙重危害的身心健康疾病。例如,在冬季時,萬物都在休眠,手汗症患者就需要警惕手汗症的併發症之一:凍瘡的發作。
凍瘡常見於肢體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指、手背、腳趾、耳廓等。主要症狀包括區域性面板反覆出現紅斑、腫脹,嚴重情況下還會形成水皰破裂,形成潰瘍或糜爛,甚至會導致色素沉著或萎縮性瘢痕,伴有明顯的瘙癢感,熱敷後瘙癢感加劇,讓人難以忍受。
而凍瘡正是手汗症患者常常面臨的問題。手汗症患者通常手腳冰涼,這點許多手汗症患者應該深有體會,但其中的原因相信大多數人並不瞭解,今天我藉此機會為解釋清楚。首先,要普及一箇常識,人體的排汗機制是用於維持身體溫度的。要知道,在高溫環境下或體力活動中,是透過蒸發汗液來散熱,調節體溫的。而人體80%的熱量是透過面板的汗腺散發出來的,這種散熱比例意味著如果在夏天,沒有汗腺來排汗,可能會熱死。因此,正常人是透過排汗來達到體溫平衡的,夏天炎熱,毛孔會擴張,多分泌汗液來降溫;而在冬天,毛孔會收縮,減少排汗,保持體溫。
對於手汗症患者來說,交感神經的異常亢奮導致在冬天也會頻繁出汗,汗液蒸髮帶走手掌面板的熱量,使得手掌溫度比正常人低2-3度。再加上冬天的低溫環境,手汗症患者的手很容易成為凍瘡發作的溫床,所以手汗症患者通常需要比常人更加警惕和防範。儘管凍瘡通常會自行緩解,但是過程很慢。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可能會發展出水皰,出現嚴重的瘙癢和脹痛感。如果患者忍不住抓撓導致面板損傷,還可能引發感染,甚至潰瘍的發生。臨床上見過症狀嚴重的凍瘡患者,雙手到處都是破損的傷口,實在令人震驚!
所以,及早預防和治療凍瘡是很有必要的。對於正常人來說,只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就可以很好地預防凍瘡的發生。而對於手汗症患者,由於天生易發凍瘡的土壤,因此需要比正常人更加註意手部的保暖和清潔工作。此外,一些手汗症患者常常雙手溼潤,難以進行保暖工作,可能需要透過熒光顯影ETS微創技術治療手汗症,才能有效地避免凍瘡反覆發作的可能性。
人都會有疾病,只有科學地預防和治療,才能減少疾病發生的機率,保持健康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