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常常不穩定,原因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導致的高血壓。不僅僅是減少鹽攝入,還需注意其他因素,因為它們會給心臟和血管帶來額外的壓力。
1、加糖:加糖對提高血壓至關重要,尤其是高果糖玉米糖漿這類加工糖。食物中多新增糖的人,其血壓上限和下限都顯著增加。
2、孤獨感:與擁有的朋友數量及與他人的聯絡有關。隨著時間推移,可能變得更加糟糕。
3、睡眠呼吸暫停: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的人患高血壓和其他心臟病的風險更高。當睡眠中呼吸反覆中斷時,神經系統會釋放升高血壓的化學物質。此外,缺氧可能損傷血管壁,使身體難以自我調節血壓。
4、鉀不足:腎臟需要鈉和鉀的平衡,以保持適量的血液。因此,即使飲食低鹽,如果水果、蔬菜、豆類、低脂乳製品或魚類攝入不足,血壓仍可能較高。香蕉是獲得足夠鉀的重要來源,但如果要控制體重,西蘭花、菠菜和其他綠葉蔬菜更適合攝入鉀。
5、疼痛或刺激:突然或急性疼痛會加重神經系統並提高血壓。將手放在冰水中、遭受冰凍刺激或電擊也會導致血壓升高。
6、草藥補品:服用銀杏、人参、麻黃、苦橙等草藥和其他藥物可能會增高血壓,或減低控制高血壓藥物的效果。
7、甲狀腺問題:甲狀腺激素不足時,心率減慢,動脈彈性降低。低激素水平可能增加LDL“壞”膽固醇,使動脈硬化。血液更快流過堅硬的血管,增加壓力。
8、憋尿:研究發現,三個小時未上洗手間的中年婦女的收縮壓平均上升約4點,舒張壓上升3點。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也會出現類似效果。
9、非甾體抗炎藥:所有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都會增加血壓,無論是否健康或已患高血壓。
10、白大褂效應:約會期間測量的血壓與家庭測量的血壓可能存在差異,這就是所謂的“白大褂效應”,可能是由於神經緊張或焦慮所致。
11、血管收縮藥:偽麻黃鹼和去氧腎上腺素等成分可使血管收縮,導致相同數量的血液擠過較小的空間,從而升高血壓,並降低血壓藥物的療效。
12、脫水:細胞缺水時,血管會繃緊。這是因為大腦向垂體釋放化學物質,使血管收縮。
13、吵架:無論年齡、地點如何,都有可能發生。靜息血壓越高,升高程度越嚴重,言語內容和情感都很重要。
14、抑鬱藥:針對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等腦化學物質的藥物,如文拉法辛、單胺氧化酶抑製劑、三環抗抑鬱藥和氟西汀,不僅可以改變情緒,還可能改變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