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因此胃的健康也具有重要性。胃部出現不適時,常常傾向於尋求中醫調理,因為中藥副作用較小且對身體影響不大,治癒後也很少會留下問題。
中醫習慣將胃部不適分為胃熱和胃寒,許多人想知道自己是屬於胃熱還是胃寒,下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區分胃寒和胃熱,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從病因上確定,胃寒通常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如不規律的飲食、喜歡吃冷食、不按時進餐等,長期如此容易導致胃寒;而胃熱則與飲食有關,如喜歡辛辣食物、口味重,容易引發胃火旺盛,或胃部被熱邪侵襲,或氣鬱化火導致胃熱。
二、從症狀上確定,胃寒常出現胃部疼痛的症狀,疼痛持續時間相對較長,部分患者甚至在深夜時出現胃痛。而胃熱除胃部疼痛明顯外,還會表現為舌苔厚黃、面色相對不良、面板暗黃、明顯口臭等症狀。
透過以上判斷,可以區分胃寒和胃熱的不同,針對這兩種情況患者的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胃寒的患者應當服用專門治療胃寒的藥物,而對於胃熱的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應改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飲水。除了要服用治療胃部問題的藥物外,還應配合一些解火的藥物。只有針對症狀進行調理,才能逐漸恢復正常。